站在世界标签最高领奖台上的中国第一人,为什么是他?

2017-09-29
来源:

比利时布鲁塞尔时间9月25日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印刷分会创始人、名誉理事长谭俊峤登上了世界标签最高领奖台,成为获得R·斯坦利·艾利终身成就奖的中国第一人。数小时后,小编已被谭老获奖的消息刷屏。据了解,要想获得该奖项,必须要在标签行业从业25年并且为标签行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前两年,同事上班在北京6路公交车上看到了谭老的身影。近90岁高龄的谭老还在挤公交车上班,别人给他让座,他笑笑说:“不用,我两站就下车了,站着挺好。”

有一次,谭老让我帮忙修改一份文件。早上,我准时到达公司时,谭老已经坐在我座位旁等了我四十多分钟。见我不好意思,谭老便说:“人老了,觉就少了,不给你说说重点又不放心。”

又有一次,杂志社要办一个论坛,谭老作为主要负责领导之一,每次开会必到。会下,走廊上时常还能听到他问项目负责人:“怎么样,还有哪些困难,需要我做哪些工作?”

还有一次,与谭老去天津出差,到了一家厂子,很多人都向谭老打招呼,上到厂长、下到普通技术人员。闲暇时,与该厂技术人员交流时聊到此事,他们笑着说:“谭老没架子、随和,让人容易亲近。”

这样案例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数不胜数,却又让人习以为常,但也就是这些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站到世界标签最高领奖台上的谭老,看到了获得艾利终身成就奖的谭老。

(下文5300字,阅读约需9分钟)




9月25日,两年一届的全球标签业盛会Labelexpo Europe 2017正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火热的召开。与此同时,“标签行业全球大奖赛”颁奖典礼也作为展会同期的重要活动盛大举行。对于印刷人来说,这次颁奖典礼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分会创始人、名誉理事长谭俊峤,捧走了2017年度R·斯坦利·艾利终身成就奖,这是全球标签产业的最高殊荣,而且也是首次颁发给一名中国人。

主持人颁奖的话语刚落,在一片欢呼声中,谭俊峤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全球标签产业最高领奖台。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老人已经90岁高龄,他目光坚定,神态平和,完全没有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和倒时差带来的疲惫。

谭俊峤荣获R·斯坦利·艾利终身成就奖

“今天的奖项,我视为是评委们对中国标签印刷业的肯定,而我有幸代表中国标签印刷业来领奖。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标签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应归功于政府政策推动,以及协会和标签企业同仁的共同奋斗。”谭俊峤的发言铿锵有力,但内容始终谦逊有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受人尊重的长者独具一格的魅力!

R·斯坦利·艾利终身成就奖由艾利丹尼森赞助,获得该奖项的个人,必须为标签行业的推广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至少为行业服务25年。而谭俊峤被誉为中国标签和包装印刷行业的创始人和推动者。30多年来,他推动行业进步,促进中国印刷技术创新,制定产品标准,组织和参与各项活动,改善政策并带动企业发展。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标签及包装印刷事业的发展浓缩成一个一个重要的节点,我们会发现,每个节点都少不了谭俊峤的身影;而谭俊峤后半生的经历,其实就是整个中国的标签及包装印刷事业发展的缩影。如果非要用一个人来概括中国标签及包装印刷事业的发展,那这个人非谭俊峤莫属,作为整个事业的推动者、影响者、亲历者和见证者,谭俊峤就是中国标签及包装印刷事业发展的“活化石”。

01

临危受命,开创我国包装印刷业新局面

1988年9月15日,谭俊峤(前排左三)率团参观英国Crosfield总部


时光拨回33年前,如果不是组织上的一纸任命,谭俊峤的后半生或许会是另外一种活法。彼时的谭俊峤已经57岁,可以选择在轻工业部进出口局副局长岗位上,继续迁升,最后安安稳稳地离休。

但他没有,他选择了投身中国标签及包装事业。那时的谭俊峤精力依旧充沛而且经历丰富。早年曾留学日本,24岁就已经成为当时辽东省工业厅办公室主任、计划处处长。而后又历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地方工业局处长,中央地方工业部、第一轻工业部、轻工业部计划司综合处长、进出口局副局长等职,职业生涯可谓是顺风顺水。

1984年,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包装印刷行业发展缓慢,处于停滞状态,存在与国家整个经济发展不适应、与市场需求要求不适应、与产品出口配套不适应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

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的张劲夫赴美国谈判,带去的礼品是陶瓷,而当拿出礼品的时候,当时有电风扇在吹,使包装飞了起来,场面非常尴尬。而当时的中国包协会长,原国家计委副主任邱纯甫同志在赴日本考察后,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包装不善,一年损失100亿元。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天文数字,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当年主持经济工作的副总理姚依林主持召开了有关部门领导的经济工作会议,姚依林在会上批评了当时的轻工部部长:“让你们将包装的内容移交出去,你们不交,但是也管理不善”。总之,批评得十分严厉。

这次会议直接促成了中国包装印刷总公司的成立,也彻底改变了谭俊峤的命运。当年6月,服从组织安排的谭俊峤接受了出任中国包装印刷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任命,而他与中国标签及包装印刷事业的33年不解之缘从此开始。

除了一块牌子、6万元筹建费、5位干部以外,当时谭俊峤手里没有其他的可利用资源。无资金、无房子、无干部,是现实的情况。

没有房,就想办法去租。几经奔波,他找上了北京市包装公司,取得了该公司在琉璃厂商标印刷二厂共900平米的二层楼使用权。没有干部,就向地方借,从包装印刷发达的地方北京、上海、武汉、山东等地临时借来了30多个干部。

房子和干部的问题解决了,钱的问题最为关键。作为曾任轻工业部进出口局副局长的谭俊峤明白,行业落后的现状要得到改变,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硬件配备的改善。购买进口设备、原材料都需要外汇。经过努力,国家计委批了2000万美元的额度,财政部批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小额贷款,钱的问题也解决了。

有了钱、干部和房子,谭俊峤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包装总公司,承担起了轻工业系统包装印刷行业的指导和管理职能。早在1984年,在佛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装潢印刷专业会议上,谭俊峤就强调鉴于轻工包装印刷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工艺老化、后劲不足等问题,要花大力气抓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组织地方编制轻工包装印刷行业的“六五”和“七五”规划,争取到国家安排的技改项目55个,投资达4.5亿元。

而在1986年于成都召开的全国轻工包装印刷工作会议上,研究和讨论了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组成了全行业的经济联合体,变独家经营为联合经营和组建具有经济实体的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到1987年在各省、区、市轻工系统组成了44个分公司,联合体成员单位发展了103个,既壮大了总公司的经济实力,又促进了横向联合,做到了优势互补,行业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谭俊峤又组织并参与起草《平版装潢印刷品》等10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期多次举办包装印刷产品质量评比活动。为做好包装印刷产品质量的抽查和定期检测,谭俊峤倡议在全国建立包装印刷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80年代后期,京、津、沪、杭等地先后组建了装潢印刷检测中心和纸箱、纸板、印铁制罐等4个检测站。

……

经过多年的努力,改革开放近40年来,包装印刷行业在各部委、地方主管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落后面貌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我国包装印刷在印刷行业占居重要的地位。全国印刷企业10.4万家,包装印刷企业5.1万家,占49%,工业总产值8406.2亿元,占四分之三,包装印刷已成为印刷的主力军。如此成绩,离不开谭俊峤的贡献与努力。  

02

与标签的不解之缘

2008年9月3日,中国印工协标签印刷分会成立大会部分代表合影,前排右三为谭俊峤


标签印刷属于包装印刷的一个重要分支。自1984年,包装总公司成立之初,谭俊峤就一直关注标签印刷行业的发展。

作为在标签一线浸润几十年的老印刷人,谭俊峤见证并亲历了中国标签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的成长历程。

早在1985年6月,谭俊峤就带队出国访问,首先访问的就是日本琳得科公司。包装总公司最后选择从美国艾利、日本琳得科等公司进口不干胶纸,由总公司统一分配给各企业,一次需要花费100万美元。

谭俊峤深知,从国外进口不是解决国内不干胶纸紧缺问题的办法。为了在国内发展不干胶纸的生产,由谭俊峤组团赴日本、美国、德国参观不干胶生产线,最后引进美国的生产线,放在山东造纸厂生产。

谭俊峤也帮助许多国际标签企业和供应商打入中国市场,为他们提供咨询建议、帮助他们确立业务发展战略、建立生产地点和开设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他积极协助日本琳得科公司和天津包装印刷公司在天津设立技术服务部。1989年6月19日,在上海设立版材开发中心。1993年,在谭俊峤的帮助下,日本琳得科公司在天津成立子公司。该公司一度成为琳得科印刷机业务的骨干工厂。

1993年,因为年龄缘故,谭俊峤憾别了工作十年的岗位,并做出留在行业协会继续做些工作的重要决定。没想到,这一干又是14年。在这个岗位上,谭俊峤历任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包装印刷分会理事长等职,以及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顾问等,而让他最满意的头衔,莫过于标签分会创始人和名誉理事长了。

2004年,谭俊峤在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建不干胶印刷分会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在这期间,谭俊峤发现全球标签印刷发展很有前途,市场需求很大,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标签印刷行业的发展,2008年,谭俊峤提议成立标签印刷分会。2008年6月1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批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印刷分会正式成立,谭俊峤受林观雄理事长的委托主持标签分会日常工作。

这期间,谭俊峤主抓制定标签印刷及检测标准、组织制定标签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申报为发展标签生产减免进口关税(如柔印机、数字印刷机等)、举办国际技术展览会、每年组织技术交流会,特别是柔印、数字印刷、RFID,推动标签行业科技创新,到先进国家考察、参加L9会议,出版《标签产业》杂志。2013年,为加快我国模内标签印刷技术的发展,推广模内标签的应用,标签印刷分会还特别成立了模内标签印刷专业委员会。

谭俊峤在促进我国标签产业发展的案例有很多,解决“九千分之一”的问题,就是其众多被行业人士不断称道的案例之一。

众所周知,柔性版技术使用的是水性油墨和UV油墨,是不折不扣的绿色印刷,属于环保型的技术。然而多年来,柔版设备进口关税却始终偏高,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不利于行业发展。

为了解决关税的问题,谭俊峤邀请财政部关税司司长、处长到燕京啤酒的商标印刷车间进行考察。参观那天,几位财政司的领导仔细观摩三条进口柔版设备生产线的生产全程、所用工艺,未发现污染问题。期间,谭俊峤在旁不失时机地介绍:“这设备使用的是水性墨、UV墨,没有溶剂墨,因此没有污染。”

听闻此言,财政部关税司领导恍然大悟”,回头对谭俊峤说:“如果你们协会不说明这些具体情况,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财政部关税司管9000多个项目,如果你们不做详细、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汇报,我们永远解决不了(柔版进口设备的关税减税问题)。因为,它只是‘九千分之一’的问题。”

此次反馈,效果明显。后来,柔性版印刷设备进口关税从10%降到3%~5%:其中,卫星式柔性版印刷设备关税降至3%;机组式柔性版印刷设备关税降至5%。关税的下降,也产生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契合印刷业环保大势、推动了我国绿色印刷发展。

目前,标签印刷分会会员已发展300多家,都是一些在产业链中有影响力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如北京凌云、上海正美集团、中山富洲、中山金利宝、浙江炜冈等。

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标签印刷分会从只有一个助手开始成长,到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展览、论坛等多类平台,在业界享有公信力和话语权、影响力的专业协会。

目前,我国共有6千多家标签印刷企业,近几年标签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保持在8%~10%左右,相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远超出我国GDP和印刷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产值达到38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中一批颇具规模的企业、领军企业已经脱颖而出。如标签印刷领域的上海正美集团,年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不干胶标签领域的艾利和中山富洲,产值分别达到30亿元和15亿元;标签设备领域的浙江炜冈,其设备行销到84个国家和地区……如此骄人的成绩,与谭俊峤的努力不可分割。

而谭俊峤却非常谦虚。“标签虽小,却蕴含着一个大市场,而且它还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作为服务于大众消费的标签印刷,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有条件脱离经济下行的趋势,实现超常规发展。身处这一行业,我感觉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R·斯坦利·艾利终身成就奖评审小组主席MikeFairley如此评价谭俊峤:”谭教授是今年终身成就奖的最佳人选,他获得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推荐。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标签印刷行业的发展,这使得他成为中国标签行业真正的先驱和奠基人。”

标签,已经成为谭俊峤一生的标签。

03

90高龄,仍奋战在标签前线

标签分会组团参观全球标签业盛会Labelexpo Europe 2017

说起谭俊峤,除了印刷人津津乐道的标签与印刷从业经历外,还有他独具一格的魅力。

“我深知几代中国包装印刷人,及中国标签印刷人在振兴和发展中国包装印刷业及中国标签印刷业所做的贡献,相比这个庞大的、杰出的群体,相比其中的更优秀者,我的微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我也深知,过去工作中的些许成绩,得益于我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时代里,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得益于我有幸跟随中国印刷业、中国标签行业的成长而成长。”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国家、时代行业,站在标签最高领奖台上的谭俊峤仍十分谦虚。

除了在工作上尽心竭力,业务上精益求精,谭俊峤在学习上也锲而不舍。如今,虽然已经90岁高龄,谭俊峤仍亲力亲为,笔耕不辍,著述颇为丰硕。2004年末,《中国包装印刷工业二十年——谭俊峤文集》一书出版,书中收录了谭俊峤20年来在不同场合下发表的报告和文章,具体内容涉及行业综述、专题讨论、调查研究、出国考察等方面,2009年、2013年、2017年,又连续出版了三本。而这四本文集也已经成为了解中国过去20年包装印刷工业发展的重要著作。

谭俊峤的勤勉也让他收获了诸多荣誉。2001年6月,谭俊峤获得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置的印刷大奖毕昇奖;2016年6月,获得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颁发的标签印刷特殊贡献奖;2017年6月,又获得艾利终身成就奖。

“谭俊峤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一个人是否有活力、是否年轻,不完全与年龄有关,但是却与个人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有关,与个人的不息创造力有关,与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有关,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超越可以使事业的奋斗跨越年龄的局限。”一位行业人士如是评价谭俊峤。

如今,谭俊峤已经90岁高龄,仍然奋战在标签第一线。用他老伴的话说:“他就是为工作而生的”。而谭俊峤自己则说:“我本人在有生之年,还将继续为我国的标签事业贡献力量,像诸葛亮‘出师表’中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阅读6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