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印刷企业的发展之策

2016-08-19
来源:

Q企业在印刷数字化方面有哪些设想,印刷数字化给企业带来哪些变化,引发哪些问题,产生哪些机遇?
     浙江印刷集团高度重视印刷数字化工作,积极推进传统印刷技术的数字化改造,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近几年浙江印刷集团加大了投入,全方位、多渠道推进数字化进程。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企合作,研发了数字化测控条用于印刷过程的质量监控;推广应用油墨预置系统,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引进电子胶片系统,扩大CTP技术的应用范围等等。这些数字化工作的推进,确实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质量稳定性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Q目前印刷行业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变化,产品要求有哪些特点,企业在营销、生产、品控和创新上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一)印刷行业的生态环境变化
     1.企业发展面临从依靠出版印刷到立足出版印刷、依靠社会业务开拓发展的转变。
     2.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实施绿色印刷、应用数字印刷,以及新业务板块的创建等,使企业面临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压力。
     3.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招工难、留人难在印刷行业现阶段表现更为突出,尤其是近年来印刷业整体效益下滑,盈利水平不高,给解决招工难、留人难问题带来困难。
     4.印刷原辅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工价多年不涨反跌,环保要求提高等,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5.印刷市场竞争激烈,恶性竞争不绝,市场环境恶化,企业的发展步履艰难。
     (二)应对措施
     企业采取了积极开拓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控制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分配模式、人才队伍建设、工艺技术等)等战略,使企业在应对不佳生态环境状况的同时,又取得了新的发展。
     1.坚守书刊印刷,大步走出去
     公司近年来在练好内功,做强服务出版主业能力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系统、走出区域、走出国门的走出去战略,多元拓展,进一步增加总量、扩大规模,积极参与省内印刷业务的招投标,成功打入上海、北京、甘肃等地区市场,为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服务。
公司在2011年成立了外贸部,并通过参加书展等渠道拓展客户。2013年公司承印了50多个批次250多万册海外各类精平装图书,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印刷业务,同比增长50%,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
     2.发展绿色印刷,推进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
     实施绿色印刷是出版物印刷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机遇,既可以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实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社会提供绿色环保的产品,也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职责。公司作为浙江省内首个通过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出版物印刷企业,为实现浙江省中小学教材绿色印刷全覆盖做出了贡献。
     推进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是公司“十二五”的重要目标任务,《按需印刷数字平台与绿色印刷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绿色印刷发展储备项目》,获得2013年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迄今为止,公司对数字印刷项目进行了多次市场调研,走访了多家用户和供应商,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数字印刷目前的应用现状及技术发展水平,明确了项目定位。下阶段公司将重点调研出版社需求、数字印刷适性、投入产出分析、盈亏平衡等问题,加快形成可行性方案,推进项目进程。
     3.重视技术创新,抓好人才培养
     为尽快形成公司人才培养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公司推出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实施纲要》。作为《纲要》的附件,公司出台、完善了后备人才选拔考核制度、轮岗锻炼制度、总经理接待日制度、师徒(导师)制度、谈话制度、新员工入职仪式等各项人才建设制度和办法。此外,公司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企合作办学开设学历教学班,共有44名来自公司生产一线和各部门的员工参加了大专班、本科班学习。
     坚持科技引领,促进工艺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一直是企业坚守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公司与多家企业和院校开展了技术研发合作,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工艺的优化等及时提供了技术、工艺、材料的支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止到目前,公司已获得1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发挥作用,取得一定的成效。
     印刷企业在营销、生产、品控和创新上存在专业人才不多,管理思路跟不上知识更新和技术发展的步伐,人才培养和储备缺乏应有的机制和体制等问题。

     Q企业面对出版社“集中式生产、分布式定制、跨媒体融合、内容增值服务”的变革,有哪些应对措施和拓展思路?
     1.以打造最佳印刷综合服务商为目标,做好印刷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延伸和拓宽,更好地提供增值服务(前期策划、后期服务……)。
     2.加紧调研数字印刷项目,争取早日上马形成生产能力,为出版社提供小批量、短版、按需服务。
     3.建立图书资源数据库和平台,为出版社提供图书跨媒体增值服务。

     Q企业对绿色印刷、再制造增值、节能环保、跨媒体融合以及智能化生产有哪些思考,正在推进哪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哪些政府资金的支持?
     实施绿色印刷、推行清洁生产、完成电平衡测试、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改造节能环保水空调等, 2013年获得中央财政文化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

     Q企业对建设“媒体内容数据中心、高效绿色印刷生产、移动互联式动态营运管理”有何建议,对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有何建议?
     企业确立了成为最佳印刷综合服务商的目标,因此,媒体内容数据中心建设符合公司向印前延伸和拓展的思路,扩展了传统印刷的概念,可以实现产品化和数字资产转化,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Q您认为“十三五”印刷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及其实现途径是什么,对国家产业政策有何期待?
     “十三五”期间,印刷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跨界融合发展,探寻更多的市场潜力,将是一个重要和热点的话题。因此,印刷企业也只有加快推进印刷数字化和数字印刷进程,切实根据自身现有技术装备情况,以高速、高效、全自动联线、绿色环保等作为具体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推进技术进步和企业做大做强。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迫切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在企业面临较大生存与发展困境的形势下,我们期待和要求政府在继续支持文化改制企业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
     1.对文化改制企业的全资控股文化企业给予同等税收优惠政策(即免征企业所得税)。
     2.对出版物印刷企业或印刷出版物的印刷企业,享受出版社同等税收优惠政策(即增值税按13%及中小学教材、少儿读物类产品增值税先征后返等优惠政策)。
     3.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能对行业内企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指导,多组织一些业内的培训、学习、交流活动。加大对文化企业(特别是国有印刷企业技术改造补贴)财政专项资金倾斜支持力度。
     4.加大对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走出去”有关政策扶持力度(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和政府补贴,北京、上海都已出台了《绿色印刷出版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具体由财政部门按品种进行补贴)。


阅读4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