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展热为哪般?

2016-08-19
来源:
当全球印刷业略显低靡,中国印刷业多年的高速增长渐显后劲不足之时,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印刷展却让人大跌眼镜,拥有意想不到的兴旺人气。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印刷企业经营者更希望在目前并不明朗的行业形势中,了解发展的前景,谨慎投资,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和方向。而展会恰恰提供了这样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且现在的印刷展亦从善如流,满足了印刷人的多方面需求,全面诠释了展会的多功能性。当需求得以满足,印刷展热也就不足为奇。
   印刷展的观众,多抱持自己的目的进行参观,而主要的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新设备、新技术
   目前,印刷行业内的设备和工艺更新换代很快,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出现,为了不在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印刷企业需要不断了解这些变化。在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印刷展会上,各参展企业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如此,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设备、器材制造企业的优势技术,管窥行业发展全貌。当然,印刷企业也可以多方比较,理性采购。
相对行业人士较为熟知的传统胶印设备,数字印刷市场现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尤其是拓展到广告等文化营销产业后,各种产品,百家争鸣,以至于数字印刷渐渐成为印刷展的主要看点。
   2. 寻找提升企业软实力的解决方案
   目前,印刷技术数字化的核心已从生产设备开始向获取订单的营销服务转换,作为中间桥梁的企业内部精益生产、外部品牌营销渐成重点,而这些都需要软服务的支撑。时下,印刷展的布展思路,已经从以往的以大型设备为主,渐渐转向兼容并蓄——横向,文化广告营销一体化;纵向,印前网络化、印后数字化、印刷高效化。从Drupa 2016现在打出的预告来看,跨媒体营销或将是一个未来的发展重点。
   3. 同行交流
   受印刷品内容来源、流程确认、交货期、运输等诸多因素制约,印刷企业多服务于区域性客户,这使得很多印刷企业比较保守,很少主动去开拓新的业务范围和产品服务。展会为印刷企业提供了跨区域交流的平台,便于印刷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此外,从看产品到看行业灯塔企业,学习经验,也已成为展会一景。展会主办方多会考虑到这一点,联合当地印刷协会及有关企业,开展参观交流活动。
   4. 参加论坛
   展会期间举办的各种论坛渐已成为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上,会有官方发布的行业统计数据,以及企业披露的重要信息。此外,现在的论坛普遍增加了互动环节,让与会者可以互通有无,分享感悟,在交流的基础上思索自己企业如何发展。主办方精心策划的论坛,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弥补了观众短时间内难以一窥行业全貌的遗憾,让与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具有针对性的主题论坛,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5. 寻求合作
   经销商之间、印刷企业之间、经销商和印刷企业之间,都可以充分利用展会这个桥梁进行沟通,从而达成很好的合作关系。当年景不好时,大家应该“抱团取暖”,共同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诸如云印刷的跨地域合作同盟等。
   6. 寻觅突破路径
   全球印刷市场的整体下滑,2014年中国印刷市场的增长趋缓,让很多印刷企业从盲目发展的乐观情绪中警醒,开始真正思索企业未来的发展,尤以书刊、报业、商业印刷企业为主。受电子书、手机报、网络广告等电子媒体的影响,很多相关印刷企业的业务量开始明显回落。于是,这些企业希望通过展会得到一些启迪和灵感,寻觅到新的突破路径。从这个角度而言,展会不仅仅是设备及解决方案的展示会,也是印刷应用交流展示会。
   当互联网信息时代到来,信息的获得变得更加容易,但最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研判,还是需要印刷企业经营者的亲身体验与感悟,或许这就是近几年来更多印刷企业高管加入展会参观行列的原因所在。国际性的大规模印刷展会,可以为印刷企业高管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这个行业的机会,让其了解国内外印刷业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印刷企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同行都在做着什么努力,制造商可以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当然,除了国际性大规模印刷展以外,印刷企业亦可将思路拓展到书展、出版展等与文化创意行业相关的展览会,以及医药展及电商展等,从下游客户需求出发,寻找企业自身的发展点。这亦是印刷企业经营思路从产到销、从单纯生产向服务营销迁移的体现。
   相对强大的客户基础和购买能力支撑着国际性大规模印刷展在中国的举办,而越来越有“内涵”的印刷展则为国内外印刷人提供了满足其多方位需求的平台——在印刷市场略显低调的现下,印刷展的火热确在情理之中。
(作者单位为小森印刷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阅读1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