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印刷复制业协会会长陈宁俊
2020 年新冠疫情突发,广东地区印刷产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方面,疫情给广东印刷业带来了一系列的现实考验,如劳动力不足、物流受阻、原材料采购困难、订单下降等。另一方面,疫情波及到印刷业的不同业务范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例如,在商务印刷领域,餐饮、旅游、会展、零售等服务行业领域的商业印刷企业和商业快印店遭遇生存危机;但是在包装领域,由于医药消费和电商快递市场的快速增长,印刷包装业得到快速发展。
危机,危中有机。疫情下的广东印刷业反思应变,积极寻求机遇,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一是准确识变寻找新的增长点。疫情催生了一些新的经济业态,如 3D 打印设备产量增长较快,主要集中在模型、模具制造,加工、配件制造及功能化成品制造等领域;物流包装、新型商品的包装需求量与日俱增,可循环使用包装箱需求更大;在公共卫生产业及生态产品领域方面,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业、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业都呈现出不同幅度的增长。此外,这次疫情还倒逼企业开展线上业务,这一变化也为我们开展线上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二是科学应变加快转型升级。这场疫情,让企业深刻感受到了人工的局限性,无人化以及人工智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转型升级被企业提上日程,并开始付诸实施,加快了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三是主动求变加强安全防护。这场疫情提高了企业的安全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安全思考,包括现金流预备充足;加强消防安全,开发适用于印刷行业的智慧消防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加强必要的网络病毒防治技术培训,做好工业控制网络、企业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安全防护,制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印刷业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珠三角印刷业发展升级指南》的重点任务。其重点任务是建设珠三角印刷业对外开放连接平台,努力打造“1 + 2 + 3 + 9”,即 1 个系统、2个中心、3 个产业集群、9 个协同发展城区。广东省印刷业“十四五”规划首先要做好这个谋篇布局,做好《指南》实施细则或者实施方案,使之落地落实。
二是加强印刷环保工作,优化完善绿色化印刷产业链。将绿色化要素融入产品设计研发,增强印刷原辅材料在减量化、少排放等方面的研发力度,持续创新环保治理方式。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从印刷业“点、线、面”推进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点”是指优势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线”是指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建设,如数字印刷产业集群、印刷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印刷战略新兴产业集群。“面”是指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产业集约化协同发展。